双11后,家具企业需要怎样的价格策略?
发表时间:2020年11月25日浏览量:
“双11”狂欢过后,进入“退货”爆发期。
“退货”似乎已经成为”双11”的标配,各路媒体对此见怪不怪。
今年“双11”的交易额又刷新了记录,但很多人认为它遇到了真正的“拐点”。
1 、今年的“双11”有点冷
尽管各大平台都铆足了劲做“双11”,“直播”更是满天飞,甚至时间上提前至11月1日,最终交易额也刷新了记录,不过在小编看来,这次的“双11”却是看似烈火烹油和鲜花着锦之下潜藏着巨大的危机,让人感觉到了“拐点”。
这个拐点来自一些标志性的舆论趋势、关键事件:一是大众对“双11”出现了反思,变味儿的“双11”,“双11”的数学题为什么越来越复杂?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“双11”没有了期待,提不起兴致,丧失了早年熬夜买货的热情;二是“双11”前夕,国家对最大的电商平台加强了监管,在“双11”前一天的早八点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一份反垄断指南,蚂蚁集团IPO此前也在敲钟的前夜被叫停;三是中消协点名汪涵、李佳琦和李雪琴,“大数据杀熟”、“不付尾款不能退货”、“双十一当天不能退款”等不合理规则被当成了典型案例。
无论是从国家层面,还是大众舆论层面,我们看到自2009年诞生,走过11年,在质疑声中一路高歌猛进,以“价格战”创造奇迹的“双11”,在这个特殊的2020年,也遭遇了“不确定性”的拐点。
2 、家具企业品质的回归
线上电商迎来“拐点”,这对家具企业意味着什么?如果说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需求是“物美价廉”的话,那么这么多年线上电商让家具企业拼命走向了做“价廉”的极端。
如何做到全网最“低价”?是很多家具电商品牌思考问题的起点。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,企业首先以“要把某类产品做到销量第一”为目标,先定价格区间再倒推到选材标准,以低价营销为手段,认为“并不是想做质量不行的产品,但也绝对不能质量过剩”。认为质量太好了,消费者的消费频次就会减少。
一旦确定“价廉”为先,就很难做到“物美”了,因为定好了价格,能给产品(材料、工艺等)留下的余地肯定是不多的。“物美价廉”,“物美”在前,“价廉”在后,只是很多家具商家把“价廉”当成了唯一,进而导致“价格战”越演越烈,大家各自的利益空间一再压缩,这样的模式用当下一个流行的词来说,就是“内卷化”。
电商“拐点”之下,家具企业需正确认清“物美价廉”的先后顺序,回归“品质”。
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家具消费投诉,以及每年电商狂欢后,大批的“退货”;另一方面是今年全屋定制“无醛”产品获得不错的销量,特别是全铝家具受到大众好评,开始被大众认可。这些都在说明真正有品质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市场的青睐。
家具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产品质量底线,再根据大众需求制定出最合适的选材工艺标准及售价。
只有让消费者用更实惠的价格也能享受更好的质量时,家具企业才能跨越周期、跨越趋势。